李氏族贤:抗金名将李廷玲


 
廷玲公字季八,祖籍江西建昌,原籍江西丰城县,生于南宋丁巳(公元1197年)。其上世乃唐太宗三子吴王恪公(吴王,被害后追封郁林王)。唐朝末年,恪公十一世孙衟公迁江西建昌磨刀池,娶中书裴公之裔孙女,生四子:轩、辕、軿、辂。轩公迁瑞昌清湓,繁衍生息,其中一脉相传至宗唐公,承父荫于萍乡,生三子:廷玲、廷珑、廷珙。廷珑公生尧光,尧光生友善,友善生必悦,必悦生德俊……,后裔徙居江西、鄂南等各地,世居麻城东山上马石,历代有外迁发展者。
 
南宋末年,金人进犯中原(今河南、皖北、湖北江北等地),江之西(今鄂东、皖北一带)尤受酷虐。1221年,金兵进犯蕲、黄等州,大肆抢掠,掳走皇族成员等70余人。金兵这次是从麻城一带攻入的,此后若干年宋廷要加强这一带的防御,从江西调兵来麻城。季八公即在此期间(公当时25岁左右),奉朝廷征召,偕三弟千十一公(当时20岁左右),自江西南昌提兵至湖北西陵、麻城一线抗金。两公“拥旌仗节来麻城时,从师者甚众也”,大张旗鼓,浩浩荡荡而来,奉命领兵北上抗金。1233年,宋军攻唐州(今河南唐河);9月,蒙宋联军围攻金国的临时都城蔡州(今河南汝南);11月,宋军又增兵万余(共计二万),运粮30万担,助蒙攻蔡州。这次的兵和粮是季八公从麻城一带组织过去的。因为南宋边城只有麻城距蔡州最近,约200余公里,骑兵不要一天可到,步兵兼程三天亦可到达。1234年正月初九,蒙宋联军攻入蔡州,金哀宗自杀,金亡。约自1222年起,季八公领兵驻扎于麻城,应即安家于麻城,战后因功赐地,遂定居麻城北门外坝上。自1222—1239年,季八公从25岁至42岁的18年中,定居麻城,娶熊夫人,生五子:谷中、(二中)、(三中)、尧中、玄中(清朝时,为避康熙玄烨的讳,各谱改玄中为元中;民国时,有的谱改回玄中,有的谱未改,仍作元中:故现在有玄中、元中两名讳,其实是玄中一人)。第五子玄中生于1237年,长子谷中应大他10岁左右,谷中公约生于1227年前后。
 
公元1240——1260年间,宋军与蒙军在湖北、河南,四川、陕西交界一带多次交战,宋军曾两次大败蒙军。季八公在此期间,以拱卫大夫援盟使捐軀於商洛,景定年间(1260—1264年)被追封为定远将军。此期间,麻城是宋、蒙两军交战的前线,北门外坝上家宅毁于战火,季八公在外作战,后牺牲;谷中公兄弟五人流离失散。季八公约牺牲于1250年前后,当时尧中、玄中都只有十几岁,寄居土地庙,至1257年,玄中20岁时参加蒙军,与尧中一起迁居陕西富平沙溪坝。玄中公娶毛夫人,生子二:振东、振刚;1263年入川,居广元,继娶曲夫人,生子三:振光、振寰、振达。振光等三公后裔世居广元及川陕甘三省各地。尧中公后失联。毛夫人携振东、振刚回麻城。振东公后裔世居麻城木子店,振刚公入川寻父失考(原四川巴县,今重庆市郊区有一支李氏,自称是振刚公后人,其祖坟山上有“江右磨刀”“衜公”的祖源暗示,但他们又否认是祖籍江西的麻城季八公裔,说是祖籍四川,世为巴县人)。二中、三中二公可能早逝或死于战乱,一直杳无音讯。宋蒙战后,谷中公回到坝上,重建家园,以耕读为业,诗礼自守。娶何夫人,生振声。振声公(约生于1257年左右)文武全才,因人才选举,于元朝中期任提领官,镇守蕲黄。娶杨夫人,生子八:省一、省二、省三、省四、省五、省六、省七、省八。省一公字达堂(约生于1287年左右),元蕲黄。省一公初居坝上,娶欧阳夫人,生子宗甫。宗甫公(约生于1317年左右)后裔世居麻城李家坝(今松鹤社区),历代有迁往外地者。省一公任乙提领官后迁居蕲春李达冲,娶洪夫人,生子八:仲一、仲二、仲三、仲四、仲五、仲六、仲七、仲八。仲一公元末避战乱,迁居浠水绿杨李坳村,后裔在绿杨一带繁衍生息。仲四、仲七两公裔世居蕲春李达冲及附近各乡镇,历代外迁者甚众。其余五仲失考。省二、省三、省四、省五、省六诸公分迁各地,省七、省八两公回徙江西丰城看守祖坟,葬丰城县之红花。省二公生清甫……清甫公为池州节度使,1360年随朱元璋战陈友谅于鄱阳湖,战死沙场。节度使官位较高,清甫公牺牲时应有40岁左右,他约生于1320年前后(比堂兄宗甫小3岁左右)。他是季八公五世孙,中间有四个代差,按大家公认的代差30年来算,他与季八公生年应隔120年左右。1320-120=1200。这与季八公的实际生年1197年只隔3年,这也客观地证明季八公生于1197年是真实可信的。
 
800年前,季八公由南昌领兵入鄂抗金,遂定居麻城。后裔在麻城开枝散叶,历代有因做官、经商、从军、逃难等各种原因而外迁的。革命烈士李硕勋,其子前国务院总理.全国人大委员长李鹏,前中央副主席.上将李德生等海内外族贤、后裔达十万之众,皆奉季八公为由赣迁鄂始祖,尊季八公的始居地麻城李家坝为祖籍地。各外迁宗支常回李家坝祭祖联宗,示不忘本也。
 
(季八公裔孙  麻城李成珍、李尧东、蕲春李贤浚(执笔)敬撰;轩公裔 磨刀李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李广西校定、编辑)




Copyright © 2017-2018 永修县磨刀李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赣ICP备170029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