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族贤:“三部尚书”李承勋



 
李承勋,男,字立卿,初号东轩,又号逊奄,江西磨刀李衜公支下辂公后裔,生于明成化七年(1471)四月八日,卒于嘉靖十年(1531),时年六十岁。朝廷官制六部尚书,李承勋曾任刑、吏、兵三部尚书,据其一半,世誉为“李半朝”,因是嘉鱼人,后世衍为“嘉半朝”。著有《痛定录》、《拘幽联句》、《一得草》、《愧俸录》、《开原奏议》、《梦占》诸集。
 
在嘉鱼县城东南约八公里,有一个历史悠久的集镇一一朱砂桥。与集镇毗邻有两座不大的山,一南一北与湖岔相面而向,南为何公仑,北为何婆仑,相传这里是两块阴阳宝地,意为“保合太和”(《易经》)。世居的李氏族人承接先祖家业在此兴办义学,置学田千亩,教养兼举。初为训李氏子弟,后惠及邻邑蒲圻、咸宁、临湘子弟。距祠堂以东一公里处,有一个村落叫集嘉嘴(嘉鱼县官桥镇朱砂桥),弘治十三年(1500),李氏家族奉旨在此建“世祀堂”。李承勋就出生在这里。

 
李承勋幼读塾学,天资聪颖,气度弘远。周岁时大人试以诸物,承勋独抚摩一剑,八字先生说“小孩长大后必当清贵”。童年时,与人交,行必问礼,谨言慎行。少年后,读书田间,坐常达旦,虽严寒酷暑不辍学,常与同宗兄弟李承芳、李承箕、李承恩互称师友。
 
弘治五年(1492)李承勋中举,次年举进士。弘治七年(1494)任安庆府太湖知县,时年二十三岁。太湖地僻人犷,豪梗乱世,不输租奉役尤堪。承勋到任后,躬勤吏事,洁己以为率。胥吏不许妄政,民众称承勋勤政。时当地社会愚蒙,承勋择学俊,立书堂,授以明心性之学,勉以忠厚,弘扬孝悌之风,树仁人之节,以此训化地民,规范里胥笃行。半年后,吏治淸明,豪梗匿名,民风和顺,不输负租以为耻。一天,承勋单骑巡户,有千夫告曰:“吾民力能奉役,可是没有能力养老送终”,承勋视为民讼。初任时,诉讼的人—个月有几百人,三年后,一年只有几个人。此经历让承勋深恤民情,他说,“生平谙历世故,全赖五年知县,得稍行己志。”
 
弘治十三年(1500),李承勋徽授南京刑部主事,谳狱明允。时胡端敏公世宁以德安节推,一同徽授刑部,承勋与端敏、鄱阳余公祜、姑苏魏公校,惟事书史,为改定兵农要害,书属逆瑾,罗织善类,当时被誉为君子四友。
 
正德三年(1508),李承勋服母丧家居三年,读礼之余,与李承芳、李承箕相与戮力建世祀堂,(李氏家族祀堂)买学田置塾学,立家范,申明先世遗训,仿朱子义仓,以济宗亲匮乏,当为“家之才子”。

 
正德五年(1510),李承勋服丧期满补为南京工部虞衡司郎中,后任南昌知府。时宁王朱宸濠在此任官,阴蓄异志,有不合意者,则威严劫之。承勋上任,吏以茶酒侍候,备金银器皿,以此拜赠。承勋仅饮茶,归还其金银。从此以后,豪吏密布奸小,伺机动静,施以百种手段诱行,承勋不入套术。宸濠因此忌恨在心,组织当地土匪,郡巢相望,无端肇事。先后有江西赣州农民起义,瑞州农民起义,华林农民起义。承勋奉都御史令督剿义军,先后平越王岭、玛瑙岸、仙女崖、鸡公岭及宴章等五寨,斩起义军五百余人。不久,华林起义军复集,丁大王斩副使周贤于枫子岭,承勋单骑冲入义军阵营,生擒起义军王奇、陈罗,并放其归营,使为内应。然后承勋率军夜攻,王奇拔栅相迎,承勋斩其首领罗光汉、胡雪二,阵杀起义军两千多人,招降五百多人,遣散二万多人。事平后,承勋上疏免租,上允行。
 
正德八年(1513),姚源寇王浩八率众起义,总制都御史谕谏调大边军往征,李承勋率军为左右翼,埋伏于裴源,斩起义军二百余人。这次战役,因被调集的边军沿途抢掠,激起民愤,民众纷纷参加起义军作战。李承勋所率官兵还都,宁王朱宸濠招集亡命,李承勋部吏被密捕,于是勾结江西镇守权铛诬奏李承勋妄报军功,上下诏拘狱李承勋于信州。后派大理寺卿燕忠审理。历经九个月查明,上以“天下郡守治行第一铨”,提升李承勋为浙江按察使,离任的那天,李承勋独乘小舟,行李萧然,很多民众列阵挽留,呼曰:“太守李青天,李神明。”
 
正徳九年(1514),李承勋赴浙莅,’访知余姚有大姓任侠,倚结权贵,为一省巨蠹。李承勋到任,就以讼事为由,将其拘捕,千里肃然。听说当地有一镇守的养子胡作非为,冒领漕粮,损公利,立即遗使査明,即行整治,凡市舶织造诸宿蠹,悉革无遗。随后接着裁溢员,谪遗贪宫。后当地誉称:“逊翁在浙,有古廉访使之风,前古未有见之。”
正德十一年(1516),李承勋任陕西右布政使。当时,武宗朱厚照西巡,李承勋总事御供,很多役务,不扰秦民。

 
正德十四年(1519),李承勋转任河南左布政使,提调乡试,为程成文,多出勋手,得士为多。次年,晋右副都御史,巡抚辽东。
 
辽东时为明朝东北重镇,这一片地区地广人稀,游牧民族聚集,情况十分复杂,其中女真族在这里是较大的一股势力。虽然他与朵颜三卫表面归顺了大明朝廷,但实际上却十分狡猾地利用明朝与鞑靼、朝鲜的关系左右逢源获取巨大利益。朱厚照认为女真族对明朝的危害最大,若是任其发展,明亡清兴将危及明朝。但是,当时日本与葡萄牙等西洋联军已经开始在中朝鸭绿江附近集结。时任辽东总兵李承勋见此情况立即派人进行战备,然后让人快马加鞭到京城报信,朱厚照立即下旨要求奴尔干都司各卫所加强防备,命令朵颜三卫与女真各部的所有兵马以最快速度聚集在鸭绿江沿线。
 
正德十五年(1520)七月初七,鸭绿江沿线燃起了绵延的战火,整个战场靠近丹东一线战斗最为激烈,海西女真与建州女真各部被李承勋安排在此进行抵抗。初朝廷无力出兵,李承勋力挽狂澜,按上旨调集兵力,不惜一切代价阻挡了敌兵过河。双方相隔着鸭绿江进行了近十天的攻防大战,连续的战斗让双方各有伤亡,但相对而言,敌方武器装备更精良,有几次险些让敌兵突破防线。危急关头朝廷终于出兵了。这次战役,朱厚照己经判断了局势,率亲兵身临战场,李承勋率兵指挥。因此丹东城的攻略之战大明军队终于占据了主动。
 
李承勋在辽东巡抚任上,细巡边务,悉知其边备久弛,边防甚虚。开源孤悬绝城,黑龙混诸江,秃鲁艾悤诸河,东金西金诸山等地诸夷朝伺暮寇,戍卒多流,士将贪功,诱杀虏酋,夷心愤怨。开源数里之外鞠为戎区,铁岭以北饷赏累岁不达,荒漠边犯累岁不绝。因此,李承勋力陈:“边务应以坚城实饷抚边为要。”
 
嘉靖元年(1522)连续三次上疏,上重念疆圉,特赐谕允,拨帑银四十万两。承勋令部将分兵布道修战守备,躬负畚锸,身先士卒。起自定远,庆云,次古城,镇夷,次清阳,镇北,又次威远,静安以及松山、柴河、建垣、壕堑六万七千四百丈;墩台—百八十一个,制陷坑一十四万三千八百五十七个,又在中固、铁岭、蒲河、抚顺修筑墙堡,其垣、堑、墩台比开源十堡各增三分之一,历经两月而工成。自辽阳三岔河北直挺抵开源,绵亘五百里。经过几次修筑,辽河套边墙西自白土关顺辽河西岸南下,经黑山县东边壕、台安县大台子、六台子至海城县牛庄镇西北越过辽河,再折向东北顺辽河东岸至开源、昌图县境,止于镇北堡。由于这道长城向南绕了一个大V形,又依傍辽河东西两岸而置,故称“辽河套长城”。次年二月,又招逃亡三千三百人,开屯田一千五百顷。后上特敕奖赍白金彩币,进奉一阶。承勋终因久劳军旋患疾。六次恳乞休致。上允旨,“暂回调理,病痊起用”。手足俾驰驿行,归楚逾年。修守城,筑工事,承勋带兵如子,时赏犒,吊死问疾,降夷效命,如役部人,财不过费,民不告劳。为稳定边防,李承勋不时独自深入边地巡防。看到辽阳有些监狱关的是本地人,有的罪恶不明,遂纵放生还,得信于民。有些是荒漠胡人也放归,因得信漠北,此为安民心之举。是年(1523),历沈阳蒲问驿路泛河,又招集逃卒,补给岁粮,分以牛、种子、农具以安乐业。

 
嘉靖六年(1527),南京工部尚书吴廷举荐李承勋寻陟南京刑部侍郎,晋刑部尚书,上乐行之。秋八月,敕召为吏部尚书。李承勋疏辞曰:“吏部职在用人,尚书得专铨政,进君子而抑小人,则泰可保。泥资格而混贤愚,则位可安而治道无补。”指出社稷之安在用人。上念刑狱至重,乃改刑部尚书,加太子太保。李承勋疏列时政,谓足兵之目曰:“选京军以壮本根,止调操以实内地;足衣粮以恤边军;振纪刚以中军令。”指出重在严明军纪。谓足食之目曰:“谨收纳以清宿弊;便输将以更民困;定经制以裕国用;致中和以感化机。”指出恤民之道是致中和为本。
 
嘉靖七年(1528)春,世宗朱厚熄祀南郊,李承勋扈从,上赐律诗一首以励,承勋和诗曰:“师能备战应无战,义不图强势自强”,“貔貅性凯殊麟凤,愿化粗豪作善良。”正月十五日,世宗敕旨李承勋清理京营禁卫军五万二千及神机三大营,精选精壮官军十二万,分为十二营操练。二月,兵部尚书胡瑞敏因病致休,承勋受令掌兵部,上益嘉纳,升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加太子少保,掌管院事,专一提督十二团营。承勋担心朝廷上下机构繁庸,冗食大耗国储,奏请革镇守守备内官二十七人,锦衣卫千百户官五百余人,以及各监局冒名军匠数千人,又奏颁敕书诰命俱属公委。整治驿递之弊,十去八九。
 
嘉靖八年(1529)五月,因革弊受中官攻击,李承勋两次疏请求退,上赐之御答,数次慰留。冬十二月一品考绩升见,上制手敕褒嘉,并羊酒纱锭赐给,授光禄大夫,诰命赠三代,皆如是官。
 
嘉靖十年(1531)春正月,上亲享太庙祭祀,暨群庙特享礼,辅命大臣恭奉神主,承勋祭预焉!二月,上躬耕籍田,承勋以九卿助耕九推。三月二日上册九宾,承勋预持节充正使,三月四日病卒,时年60岁。五日世宗为其辍朝一日示衷,十二日亲作祭文,赠少保,赐谥康惠。十六日令工部右侍郎严嵩致祭,护柩归南,沿途各地致奠。
 
嘉靖十一年(1532)冬月葬于蒲圻神山董塘山之阳(墓己毁,有遗物存)。《廿四史》载“李承勋做官四十年,家中没有余财”。
 

Copyright © 2017-2018 永修县磨刀李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赣ICP备1700290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