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先贤——李恪(唐太宗第三子)




李恪,生于武德二年(619年),薨于永徽四年(653年3月6日),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和魏王李泰是李世民诸多儿子中最贤能的,李世民曾打算立李恪为太子,但遭到长孙无忌的强烈反对而作罢。高宗李治即位后,李恪被长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陷害至死。神龙元年(705年),李恪平反昭雪,追赠司空、并重新以亲王礼改葬。
 
一、人物简介
李恪出身贵胄,父、母双亲皆出自隋、唐皇族帝裔。其曾祖母与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孤信之女;其曾曾祖父亦是西魏开国功勋、八大柱国之一的唐国公李虎;其外曾祖父是隋朝的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其外祖父是隋炀帝杨广;其祖父是唐朝的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其祖母是太穆皇后窦氏,窦氏的外公是北周太祖宇文泰(追尊);其父是一代圣主唐太宗皇帝李世民。故李恪与其胞弟乃融杨隋、李唐、北周太祖和独孤氏四豪门之血脉,身兼两个大一统皇朝的帝族,在中华历史中可谓难得一见。
毛主席曾经评价李恪为“英物”,为李世民不立李恪为太子而感到惋惜。李恪之母杨妃是隋炀帝之女,有同母弟蜀王李愔。其子四人:李仁(李千里)、李玮、李琨、李璄。
 
二、生平履历
武德三年(620年),封长沙郡王,根据《职官志》所载,此为“恩进”; 武德九年(626年),封汉王(两唐书),墓志云为汉中郡王,疑为墓志贬义行文所需;
贞观二年(628年),封蜀王,领益州大都督(今四川成都),未之官;
贞观五年(631年),转秦州都督(今甘肃天水),未之官;
贞观七年(633年),转齐州都督(今山东济南),之官一年;
贞观八年(634年),复转益州大都督,遥领,开亲王或宰相遥领大都督的首例;
贞观十年(636年),封吴王,转授潭州都督(今湖南长沙),未之官;
贞观十一年(637年),年初,转授安州都督(今湖北安陆),之官,世袭;年末,因狩猎过度被弹劾罢官(《新唐书》上记载是李恪与乳母之子赌钱而被弹劾);
贞观十二年(638年),复安州都督;
贞观十三年(639年),太宗罢世袭诏,诸藩王都督衔留存情况、之藩情况不明,待考;
贞观十七年(643年),被太宗提议立储,遭长孙无忌反对作罢;
永徽元年(650年),拜司空,梁州都督(今陕南地区);寻又授安州都督;
永徽二年(651年),迁太子太师;
某年,镇宋州(今河南商丘);
永徽四年(653年),因受房遗爱谋反案牵连,被冤致死;四子,仁、玮、琨、璄并流岭表;
显庆五年(659年),追王郁林,为立庙,以河间王孝恭孙荣为郁林县侯以嗣;光宅中李荣获罪,适逢李仁兄弟被赦免,以李仁袭爵;
神龙初,赠司空,备礼改葬;
神龙中,复爵土。
注:神龙(705年正月—707年九月)是武则天和李中宗李显的年号。神龙元年二月中宗复国号唐。综合赠官考量,应为神龙元年(705年)年末或神龙二年(706年)年初。
根据墓志记载:永徽四年二月初二,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五岁。
 
三、出生背景
公元618年,李恪祖父李渊在长安称帝建国,父亲李世民统率大军荡扫各路群雄。当时从陇右、代北到关东中原,再到江南地区,各地割据的军事集团称帝称王,数不胜数。其中薛举父子占有陇西称帝,不时向关中用兵;李轨在武威称王,亦虎视关中;刘武周以马邑为中心,勾结突厥,南下威胁晋阳;梁师都占据夏州朔方,北连突厥,从北面威胁唐朝。关中地区四周,尚有强敌占据。新建的唐王朝,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显然十分不利。为此提出了“巩固关中,东向争雄,统一天下“的总体战略。
在这一总体战略指导下,李世民于武德元年(公元618)十一月剪灭了在甘肃兰州自称秦帝的薛举父子,消除了来自陇西地区的严重威胁。接着在武德二年,据有河西五郡的大凉皇帝李轨,因内部矛盾重重而分崩离析,李轨被俘处死。这样一来,陇右和河西相继平定,关中地区获得巩固。
武德三年至四年,李世民统率大军东征,消灭了王世充、窦建德。武德四年至五年,李世民又统率大军大败刘黑闼。武德六年刘黑闼被捉拿处死。武德七年三月,唐军又镇压了江淮辅松祏的反唐起兵。至此,天下一统,先后从公元618年称帝建国至扫平群雄,平定天下共费了七年时间。在这七年的统一战争中,李恪父亲李世民军功卓著,起了重要的决定性的作用,他不愧是中国历史上一代杰出的青年统帅和优秀的军事家。当代伟人毛泽东称赞道:“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这是最好的评价。
李恪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建国初期和天下一统、百废待兴的时代。
 
四、生殁年月
李恪的出生年月,正史无载,家谱亦无实录。但其被害年月,近年出土的李恪墓志铭已有明确记载:“春秋卅有五,以永徽四年二月六日薨于有司之別舍”。即永徽四年(公元653)农历二月初六日。以李恪35岁计,其生年当在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又根据其后裔传统延展,可以断定,李恪生于唐高祖武德二年己卯(公元619),农历九月初二。他与大哥承乾、二哥李宽为同年所生,只是月份不同而已。
 
李恪的出生月、日,虽然现存谱牒均无明载,但李恪后裔有一支每年到农历九月初二,各户都要到祖堂面对鬰林王偶像进香跪拜,以纪念他的生日。
这支后裔就是现在的湖北省黄石大冶(现为黄石市黄金山开发区)白塔岩南麓的李隆伍庄。旧谱称龙哺泉桂花园,现有百多户。从明初至万历年间,由落户始祖兴泰(俗称三集)于荆山堰桥(吴王坛附近)落户,九代后至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后期,由郁开公父子才迁至现在的黄荆山下的隆伍庄。此庄供奉鬰林王李恪,包括九月初二诞辰纪念,代代相传,从无间断。
 
五、双重身份
唐太宗李世民共有14个儿子,除长孙皇后所生的长子承乾、四子李泰、九子李治外,其他均为皇妃所出,前三人就是所谓嫡出。根据封建传统观念,嫡传者可优先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地位高贵,是皇太子的侯选人。其他皇子所出是为庶出,地位比嫡出者次之。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成了皇位继承人的一种规定。唐高祖李渊时立长子建成为太子,尽管李世民英武雄才,军功卓著,但立长不立幼,他当不了太子,不能成为皇位继承人。李世民当了皇帝后,立长子承乾为太子。承乾被废后,又想立李泰为太子,因为他是嫡出,有文才,李泰不成,又立李治为太子,尽管李治为“朽物”,李世民想换掉也不行,大臣反对。结果“朽物”当政,葬送了贞观盛世。
 
李恪为隋炀帝女儿杨妃所生,既是唐太宗的儿子,又是隋炀帝的外孙,身兼两朝皇帝的血统,这是李世民任何皇子不能具备的天然素质。杨妃“地亲望高,中外所向”。她的祖父杨坚,是隋朝的开国之君,他结束了中国社会四百来年的分裂局面,使天下一统,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建国后,实行了一系列的社会改革,诸如设置尚书、门下、内史三省以加强中央集权,简化地方行政机构。实行州县两级制,以节省国家开支,便于政令通达。建立科举选官制度,加强对地方官吏的考核和控制。在经济上颁布均田新令,运用租庸力役剥削制度,减免赋税。颁布“输积法”,打击豪强势力,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注重水利建设,将兵府制度行于全国,镇压江南豪族叛乱,如此等等。这一切,使得隋朝的农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粮食产量增加,全国各地储存粮食可供五、六十年食用。手工业、科学文化事业,也取得很大成就。全国呈现出国势强盛的局面,到她父亲杨广时,由于发起对辽东、高丽的征讨和营建宫廷,开凿运河,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而导致亡国。尽管如此,作为公主出身的杨妃在宫中所受教化以及所处地位,自是高贵的。她比皇后长孙氏和其他妃嫔,显然身价更高、地位更显。只是由于亡国的公主,不但已失往日的荣华,而且伴身王公,稍有不逊,便会引起许多嫌疑。所以杨妃尽管出身高贵,但她在群妃中的处境是可想而知的。然而这些都是后天的。她天生的血统和素质,这是任何人剥夺不了的。这对李恪的身体素质和后天影响将是巨大的。李恪的双重身份,另一方面就是父亲李世民。李世民雄才大略,英明果断的气度和从少年时期逐渐养成的爱好书法、喜好文史、勤于读书、远见卓识,足智多谋、胸怀大志、心地善良、以天下为已任等诸多良好素质,作为血统的传人李恪,这是天生地造,无可替代的事实。正因为李恪有两朝帝王血统的特殊身份,使他在李世民的诸王子中,一枝独秀,光彩照人。不但“有文武才”,“才高辩悟”,而且“最贤”。
 
六、生平事迹与名望
对于李恪的生平事迹,史家偏见,竟一字不敢涉及,包括欧阳修在内,无一例外。原因是怕冲淡了当权皇帝李治的“政绩”。虽然最后也有所感叹,表示了史家的不平,但言之无物,空洞得一无所知。这里只能从仅有记载中去透视李恪的生平及其有关信息。
 
(一)王位的几次更迭
在对生平事迹一无所知的情况下,我们从王位的更换,可以反射出他的几次重大转折。据《旧唐书·太宗诸子》传注解(校勘记)(一)载:
武德三年(公元620),封长沙王。李恪三岁,虽受封,不能到任。
武德九年(公元626),进封汉中郡王。时李恪八岁,还是童年时期,同样没有赴任。
贞观二年(公元628),改封蜀王。李恪时年10岁,因年幼仍未能赴任。又《太宗纪》载:同年“蜀王恪为益州大都督”,也是挂名不赴任。又据《新唐书·太宗诸子传》载,贞观二年改蜀王后,“久乃为齐州都督,”帝谓左右曰:吾于恪岂不欲常见之,但令早有定分,使外作藩屏,吾百岁后,庶兄弟无王忧。十年改王吴,与魏齐蜀蒋越纪六王同徙封,授安州都督。
可见,李恪在改封蜀王后,先是授“益州大都督”,“久乃为齐州大都督”。不过,因年幼(10岁)均未赴任就职,只不过是“早有定分”而已。
贞观十年(公元636),由蜀王封吴王,李恪时年十八岁(见《太宗纪》)。
《新唐书·太宗诸子传》、贞观十年《旧唐书·太宗诸子》载,李恪“累授安州都督”。李恪时年十八岁,已是青年了。这次李恪上任赴职,临行前,唐太宗写信告诫他说:“吾以君临兆庶,表正万邦。汝地居茂亲,寄惟藩屏,勉思桥梓之道,善侔间、平之德。以义制事,以礼制心,三风十愆,不可不慎。如此则克固磐石,永保维城。外为君臣之忠,内有父子之孝,宜自励志,以勖日新。汝方违膝下,悽恋何已,欲遗汝珍玩,恐益骄奢。故诫以一言,以为庭训。”可见,年满十八岁的李恪,这次真的到安州赴任,当起了安州的军事首领。
 
(二)在安州的挫折和政绩
安州远离长安,其辖区就在今天的湖北省东部汉水流域一带。据《新唐书·地理志》载,“安州安陸郡”,有六县一府,六县是安陸、云梦、孝昌、应城、吉阳(元和三年入应山)、应山和义安府。此地区,北接河南,东连黄陂,南抵武汉,西邻京山。李世民的“地居茂亲”、“桥梓之道”,当与河南老子宗亲有关。
 
李恪到安州之后,文治武功,当有一番作为,其“文武才”的展示在朝廷大员中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长孙无忌之流,更是寝不安席,拭目以待。不过唐太宗见到李恪的所作所为,俨然像青年时期的自己,自然心里高兴。
 
李恪在安州从636年(或638)一直干到唐太宗去世、李治登皇位的650年,时年李恪30岁,已是中年人了。
在安州期间,李恪除了治理军务之外,他因善射骑,常外出打猎,以提高士兵的骑射和作战能力,自己也可从中得到锻炼。闲暇之余,他平易近人,不拘小节,更不顾王的身份,与下属“博簺”娱乐,因而能与下属打成一片,很受下属爱戴。关爱部下这是他“贤”的一个方面。
 
但这却受到了上面责备。贞观十一年唐太宗曾流露出他的担心,“恐身后之日,子子孙孙,习于流俗,犹循常礼”。李恪与“乳媪子博簺”,自然是“流俗”。习此流俗,就会损害了统治者的威严,这给那些忌嫉他的大臣,提供了口实,竟然“罢其都督,削封户三百”。这样一来,不但削去了他的军职,而且还削去了他享受的应有待遇。
 
还值得注意的是,李恪在安州的十几年,朝廷的皇位继承人问题,即太子之争出现了危机。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四月,太子承乾被废,一心想当太子而备受父亲唐太宗宠爱的李泰,也被幽禁。而长孙皇后嫡出的李治,懦弱无能,唐太宗根本不屑一顾。剩下只有庶出的李恪最为唐太宗重视。处此关键时刻,操纵朝廷大权的长孙无忌之流,想方设法,给李恪抹黑,或给予打击,自然有利于李治的顺利接位太子,成为皇权的接班人。
 
在安州十几年,李恪政绩如何,史无明载,但从史家评价,诸如“最贤”、“有文武才”看,说明他在安州表现不错,不但口碑好,且政绩亦佳。又考《太宗纪》,从贞观十年至二十三年,系唐太宗去世,均无安州突发事件或灾异反映,可见李恪在安州的治理,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功不可没。
 
李治继皇位后,于永徽元年(公元650),拜李恪司空,梁州都督。
 
(三)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贤王
在唐太宗诸子中,他最宠的是李泰,最爱的是李恪。前者有文才,后者文武兼备,且“类已”。可以说,在唐太宗诸子中,李恪是一枝独秀,无与伦比的。无论《旧唐书》还是《新唐书》,对李恪是极其称颂的。从史载的“有文武才”,“名望素高”、“最贤”、“太宗常称其类已”,可知李恪是一个德才兼备、文武双全的皇子和治国贤王干臣。
 
1、“名望素高,甚为物情所向”。李恪为前朝皇帝杨广外孙、当朝皇帝太宗皇子,这种双重身份,使他出身高贵,是其他皇子望尘莫及的。因而,无论前朝遗老,还是当朝权贵,都是比较看重的。所以他名望素高,是势所必然的。同时,李恪从小受到母亲的良好教育,唐太宗日理万机无暇他顾,教育的责任主要落在他母亲杨妃身上了。杨妃出身皇室,天资聪颖,兼受皇家教育,更有良好的文化修养,非凡的政治见识,高尚的品德情操,对李恪的言传身教和影响之大是可想而知的。李恪的“最贤”和“文武才”,即德才兼备的良好素质,同母亲身教、言教无疑是分不开的。有了如此好的教养,设身处世、待人接物,论事作为,非比平常,这也是他深得人气、名望素高的原因之一。
 
由于名望高,人缘好,自为物情所向,也就是人心所向。但是,在封建统治的皇权势力范围内,这种人心所向,对于庶出的李恪是祸不是福,引起权臣长孙无忌的忌妒就是证明。不过,李恪贤而名望高,正说明他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2、李恪“最贤”。这同李世民的心地善良是一脉相承的,他的“最贤”,主要体现在事父以孝、事国以忠、事民以仁、事友以诚四个方面。其中事父以孝,事国以忠,最为突出。从史载可以看出,李恪对父亲李世民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对李世民“庭训”的“内有父子之孝”,他是做得最好的。在安州他遵照父亲“以义制事、以礼制心”的庭训,把安州治理得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另外,他安于职守,公忠体国。他不像承乾、李泰,勾心斗角,争夺权位。在这方面,李恪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以致史书全无一字贬责,这是他“最贤”之处。其母取名“恪”。另外,前述“民望素高”,除了“最贤”之外,还必须“和气”,讲仁义。在百姓和部属面前,不摆“王驾”,和谐相处,与之“游戏”加强沟通,实在难能可贵。他父亲唐太宗提倡“以人为本”,他以实际行动实现父亲治国和打造盛世的宏愿,这不仅孝之至,更重要的是忠之至,上下一体,何愁国不富强、民不富裕?
 
3、“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已”。还有说他“善骑射”,“才高辩悟”等。这些都说明,李恪象唐太宗一样(类已),有雄才大略,具备了“千古一帝”李世民的素质和治理国家的才能。由于史不具载,我们不妨透过他父亲李世民来看李恪,以增加对他的了解。
李世民童年时代,在母亲教诲下养成了喜爱读书、爱好文史并能写得一手好字的习惯外,他更感兴趣的是接受军事知识和骑射的训练。他从小便爱弓马骑射,驰骋猎场,百步之外,他能“射洞门阖”,可见其武艺精湛。李世民当皇帝后曾回忆说:“朕少好弓矢,自谓能尽其妙”。不难看出,在青少年时期,李世民虽然爱好文史和书法,但不是一介书生,而是一个善于射骑,强悍骁勇的贵族子弟。他倔强豪放,从小便养成了“刚烈”的性格特点。史载李恪“善射骑”,恰与李世民相同,“刚烈”性格也会一样。雄才大略的气质不会有太大区别。既然唐太宗承认李恪像他(类已)。那么,李恪就应是一位从小受到家庭的良好教育,“善射骑”,强悍骁勇,倔强刚烈,心地善良,具有远见卓识的英武贤王。
 
七、太子之争与李恪蒙冤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一场太子之争,使唐太宗陷于难堪和无奈的境地,使李恪从此受到陷害而致身亡的结局。
 
(一)太子之争的起因
根据立长不立幼的规定,唐太宗于武德九年登基做皇帝之后,便立长子承乾为皇太子,承乾时年八岁,尚处孩童时期,长大成人以后,承乾“好声色,漫游无度”,且屡教不改,唐太宗不免疏远。当时第二个嫡出的魏王李泰,颇有美誉,唐太宗“渐爱至之”。承乾见此,恐怕自己太子位不保被废,便对李泰甚为忌妒。而李泰有恃无恐,以自负有才,便暗地产生了与承乾争夺太子位,并各树朋党,彼此之间仇隙很深。对此,承乾不但不痛改前非,反而荒淫无度沉溺更深。同时收买(深礼赐之)杀手,刺杀李泰,结果“不克而止”。接着又与“汉王元昌、兵部尚书侯君集、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洋州刺史赵节、驸马都尉杜荷等谋反,将纵兵入西宫”。其时齐王祐反于齐州,承乾又说以联合,矛头直指唐太宗皇位。事发,承乾被废为庶人。
 
(二)太子之争的结果
唐太宗废了承乾,准备立李泰为太子。李泰也认为非已莫属,为此,他“招驸马都尉柴令武、房遗爱等二十余人,厚加赠遗,寄以腹心”。同时,李泰又担心李治(长孙皇后嫡出)当太子,以李治与元昌友善,对李治说:“元昌 败得无忧乎”?这是对李治进行恐吓威胁。唐太宗听了承乾的自述和得知李泰的恐吓之后,便把李泰也幽禁起来。这样一来,唐太宗不免十分伤感,他对长孙无忌、房玄龄、李世勣、禇遂良、晋王李治说:“我三子(齐王祜、太子承乾、魏王泰)一弟(汉王元昌),所为如是,我心诚无聊赖!”说完唐太宗便倒在床上欲抽佩刀自杀,禇遂良向前夺刀交给晋王李治。长孙无忌等人趁唐太宗心乱之际,问唐太宗想要怎么办,太宗说:“我欲立晋王。”未等唐太宗把话说完,长孙无忌接着说:“谨奉诏,有异议者,臣请斩之!”唐太宗见长孙无忌抢着表态,实在无可奈何,便对李治说:“汝舅许汝矣,宜拜谢。”唐太宗话里有话,明白告诉李治,你当太子是你舅长孙无忌许给你的。
这样,晋王李治继承乾当了皇太子,成为皇位的继承人。
 
(三)太子之争的尾声
唐太宗对于李治的懦弱无能一直耿耿于怀。他本想提出商量听听大家意见,谁知老奸巨滑的长孙无忌喧宾夺主,抢过话去,擅自决定。不久,唐太宗还是担心李治不能守业,便提出改换有文武才并且“类已”的李恪为太子。他秘密地对长孙无忌说:“公劝我立雉奴(李治小名),雉奴懦,恐不能守社稷,奈何,吴王恪英果类我,我欲立之,何如?”长孙无忌听后,坚决反对。唐太宗斥责长孙无忌说:“你反对李恪,无非李恪不是你的外甥罢了。”
长孙无忌见话说到这个地步,便索性抗争说:“太子(李治)仁厚,真守文良主,储副至重,岂可数易!请陛下熟思之。”
 
长孙无忌是李治的舅父,李治“仁弱”,易于为长孙无忌控制。唐太宗对此有所察觉。然而,这件事怎可再三变动,唐太宗无奈,只好作罢。后来唐太宗向群臣说明立李治为太子的理由:“我若立泰,则是太子之位可经营而得,自今太子失道,藩王窥视者,皆两弃之,传诸子孙,永为后法,且立泰,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矣。”
 
(四)太子之争导致的后果
然而,唐太宗却忽视了另一个人的安全,那就是李恪。本来,他迁就权臣长孙无忌把李治立为太子,这是一个历史性错误,导至社稷不保,李氏皇子皇孙惨遭屠杀,贞观盛世衰落,社会退步。这是英明一世的唐太宗在继承人重大问题上所犯下的不可饶恕的错误。同时,他推出了李恪,并没有推到太子位上,而是推到了长孙无忌的手里。为了巩固他外甥李治的皇权和他自己的权势,长孙无忌对李恪必欲除之而后快。
 
唐太宗对此不是没有察觉,凭他的历史见闻和统治经验,他看到了李恪的危险。他对李恪说:“父子虽至亲,及其有罪,则天下之法不可私也,汉已立昭帝,燕王旦不服,阴图不轨,霍光拆简除之,为人臣子,不可不戒!”
 
显然,唐太宗把昭帝比作李治,把燕王比作李恪,把霍光比作长孙无忌。只要李恪不服,就随时有杀头的危险。然而,唐太宗并未料到,即使服了那怕无罪,也有杀头的危险。而且,他只有对弱势一方提出警告,对强势长孙无忌一方,却无任何约束。这就为李恪被害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五)李恪蒙冤遇害
由于李恪名望素高,人心所向,又德才兼备,文韬武略,无所不通,其英果气质和雄才大略,在朝颇显咄咄逼人。加之唐太宗的推崇,使得长孙无忌之流更是如坐针毡。他深知只要李恪存在,就是对他的权势和他外甥的皇位,始终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唐太宗去世后,李治登皇位,虽封李恪为司空、梁州都督,但并无实权,且梁州远离京城,自古是多事之地。尽管如此,长孙无忌还是虎视眈眈,他布下的一张黑网正向李恪扑来。
 
永徽四年(公元653),唐太宗女儿高阳公主和她丈夫房遗爱(房玄龄儿子)以及薛万彻、柴令武等,不满李治的懦弱无能,担心社稷不保,因而联合唐太宗的弟弟荆王元景,推翻李治的皇位。后因事情败露,高宗李治命长孙无忌亲自处理此案。长孙无忌见除掉李恪的机会已到,便在审案过程中,设计陷害李恪。
 
原来房遗爱虽身为驸马,有武力,却是一介武夫。当长孙无忌审讯用刑具相逼时,他将同谋和盘托出,其中有荆王元景。而吴王李恪根本不知情,与此事毫无关系,这使长孙无忌大失所望。为了把吴王恪也列入此案,达到陷害的目的,长孙无忌便换一个手法,一方面对房遗爱实行诱供。希望通过房遗爱之口诬陷吴王恪,同时,另一方面在奏折内容中指使许敬宗等办理此案官员,将吴王恪列入此案主谋。长孙无忌无中生有,诬陷吴王恪谋反这一毒计,是他蓄谋已久的事。早在承乾、李泰太子之争时,借口博簺罢李恪安州都督、减削封户,不可能与晋王李治当太子无关。李恪的名望高,人心所向,加深了他的忌妒。唐太宗推李恪换太子李治,更是加快了他陷害李恪的步伐。如今时机已到,他长孙无忌自然要下毒手了。尽管高宗李治见奏后,面对叔叔(元景、李恪),要求“贷他一死”(免除死刑),但一手操纵高宗李治的长孙无忌及其死党,置皇帝高宗的话于不顾,当面抗旨。其中长孙无忌死党,崔敦礼就是一个。有的大臣,对处死李恪,明知长孙无忌陷害,但慑于长孙无忌的国戚权势和淫威,不敢作声。否则,自己也会是同样下场。就这样,一个有文武才,公忠体国、唐太宗以为“类已”的一代贤王李恪,竟被一代权臣长孙无忌的一已之私,陷害致死。李恪临刑之时,高呼“社稷有灵,无忌且族灭!”
 
李恪被害时年仅三十五岁,如日中天,年富力强,正是为国为民出力之秋,他的被遗弃,是时代的悲哀;他的被陷害,是权谋的耻辱;他的英年早逝,是历史的不幸。李恪被害时,其夫人萧氏也同时遇害。这是对长孙无忌所说李治“仁厚”的有力鞭笞,也是对权臣长孙无忌奸诈狠毒、陷害无辜、丑恶嘴脸的无情揭露。甚至连李恪的四个儿子仁、玮、琨、璄一并流放岭南鬱林地区(今玉林市)。
 
李恪被害致死,史载“海内冤之”。天下人不平,为其鸣冤叫屈。而祸首长孙无忌,却很得意,不但去掉了心头之患,还自以为保住了外甥的皇位,自己作为国舅就可以永保荣华富贵了。然而权重一时的长孙无忌,却万万没有料到事与愿违。原来,在永徽五年(公元654),在高宗李治想立武则天为皇后的问题上,长孙无忌得罪了武则天。显庆四年(公元659),中书令许敬宗,受武则天指使,审办监察御史李巢与季方谋反案时,他想起了吴王李恪被长孙无忌陷害的悲剧,心里不平,觉得长孙无忌阴狠险毒,陷害忠良,人神共怒。若不趁机除掉,还不知多少忠良被陷害。想到此,许敬宗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长孙无忌诬陷李恪的办法,诬奏季方勾通无忌,意欲谋反。高宗李治见奏后,竟不给他亲舅以自辨的机会,就去其官爵,流放黔州(今四川彭水)。不久,许敬宗一不做二不休,又派人去黔州,逼令无忌自尽,并没收其家产。无忌家族除长子冲是太宗第五女丈夫被赦免外,其兄弟子侄,无论亲疏,都被处死,这正应验了李恪的“无忌族灭”的那句话。
 
长孙无忌的死,是罪有应得,是自食其果。许敬宗的行为固然不可取,但他为李恪报了仇,雪了恨,大快人心,对长孙无忌而言,陷害李恪是他的一己之私,亲自策划,置之死地而后快。他扶上皇位的李治懦弱无能,甚至无能或昏庸到朝廷大臣扶他上马的亲舅舅,生死攸关,连自辩机会也不给,让人放逐、处死。这不是长孙无忌自食其果,又是什么呢?作为“最贤”,而“有文武才”的李恪,如果在李治的皇位上,长孙无忌不至于有此下场。
 
长孙无忌死后,朝廷上下要求为李恪平反昭雪呼声很高。其实高宗李治心知肚明,他舅舅长孙无忌陷害李恪,无非是为他除掉一个最强的政敌。既然李恪已死,自己又稳坐皇位,长孙也不在了,正好将错杀李恪的责任全部推到长孙无忌头上,自己便将顺应人心,为李恪复爵。显庆五年(公元660),高宗李治追封李恪为鬱林王,并立庙祀奉,从此李恪的冤案为多数人了解。
 
不过,高宗李治对已故的三哥李恪复爵,但对其流放岭南的子女,并未解禁。并将唐高祖的叔伯兄弟河间王孝恭的孙子李荣,继嗣李恪,为鬰林县男。此事荒唐至极,令人齿寒。反映了长孙无忌死党的顽固嚣张。直到二十四年后,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李恪长子李仁才遇赦,从岭南回京,适逢李荣犯事被罢官,就让李恪长子李仁袭封郁林县男。到中宗即位(公元705年),才以王礼改葬鬱林王夫妇于长安城西,并封李仁为成纪王。
 
八、 岭南流放及子孙荣辱
李恪有子四人,即李仁、李玮(墓志载第三)、李琨、李璄。就在父母被害,尸骨未寒时,四子因受株连,一同流放岭表(岭南),即今广西的玉林市(原为鬱林地区)。家谱多载贵港市东南(包括南海县),实即玉林地区。他们流放了三十一年(李恪复爵24年)后,即唐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才遇赦解禁,恢复自由。
 
李仁(李千里),李恪嫡长子。父亲死后,四个儿子被流放到岭南。武则天光宅年间,李仁兄弟被赦免,袭爵,历任五州刺史。于江左做官廉洁奉公,武则天听说了,于是就派人去当地看望慰问了一下,并送上六个字“儿,吾家千里驹”,遂改名李千里,并经常进祥瑞讨武则天的欢心。后来,武则天大杀李唐宗室,但惟独没动李千里。中宗李显复位以后,封李千里为成王。因与节愍太子李重俊诛杀武三思,与其子天水王李禧被杀。睿宗即位后被平反。李仁妃,慕容真如海,字淑,为李仁流放时所娶,北燕皇族之后。
李玮,字彦英,李恪次子(墓志载第三),于永淳元年二月廿一日薨于广州南海县, 时年卅有六。神龙二年, 追封朗陵郡王。妃长乐冯氏, 唐故大将军耿国公冯盎之曾孙,南越王之后。子袨,原名褕,出继蜀王愔。
 
李璄,李恪四子,宗正卿(就是宗正寺的最高长官),后来因为受李千里牵连,贬为南州司马。
 
李琨,李恪三子,武则天时期历任六州刺史,每一任工作都干得很漂亮。圣历中,被武则天封为岭南招慰使,上岭南招抚反臣。死后,赠张掖郡王。到唐玄宗时,大儿子李祎功成名就,父亲也跟着沾光,李琨又被追封为吴王。
 
李祎,李琨长子,李恪之孙。从小有大志,品行又非常好,李祎的母亲死的早,他把继母当亲生母亲一样孝顺。对异母的弟弟李祗也照顾有加,两人关系很好。到了该袭爵位的时候,李祎坚持要让弟弟继承父亲的爵位,这让中宗皇帝赞许不已,于是便格外开恩,封他为江王。到玄宗时,又迁为信安郡王。在各州做刺使,为官以严洁著称。最后,做到了礼部尚书,兼朔方节度使。当时,唐朝最大的边患是吐蕃,石堡城是吐蕃驻守的要塞,玄宗派李祎率河西、陇右大军冒死深入,一举攻破了石堡城,并拓地千里。玄宗皇帝大喜,更号其城曰振武军。后来,契丹牙官可突于叛乱,玄宗派忠王李亨为元帅前去讨伐,李祎为副将。忠王不会打仗,于是李祎率诸将北出范阳,击二蕃,大破之,生擒酋长胜利归来,又立了大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就是位同“三司”的一品头衔)。但是,李祎功劳越大,嫉恨他的人就越多。不久,李祎迁兵部尚书,为朔方节度大使。但后来就获罪被罢为衢州刺史。天宝初年,又被加以太子少师。第二年,升至太师,未及上任,去世。李祎为官严格,治家也严,教子有法度,三个儿子李峘、李峄、李岘皆有令名!
 
李峘,李祎长子,袭爵封赵国公。杨国忠当政,排挤与自己政见相左的人,李峘自考功名做睢阳太守,三弟李岘也做了魏郡太守,兄弟俩夹河治郡,都以理行著称。十四年后,李峘调到中央,做了武部侍郎,兼御史大夫。安史之乱,安禄山攻入长安,陪同玄宗逃往四川。到成都与陈玄礼等带兵,平郭千仞谋乱,因功加封金紫光禄大夫。马嵬驿兵变后,太子李亨被玄宗丢在北方,他便逃往灵武自行登基,是为唐肃宗,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李峘的弟弟李岘当时为凤翔太守,留在肃宗身边辅佐他。安史之乱中,兄弟俩各自护主,都立下了大功。长安收复后,肃宗和玄宗都相继回京。李峘升为户部尚书,李岘升为御史大夫,兼京兆尹,封梁国公。俩人竟然都封了国公。
 
李峄,李祎次子,没有另两个兄弟显赫,但也身居要职。当时,李峘为户部尚书,李岘为吏部尚书、知政事,李峄为户部侍郎、银青光禄大夫,兄弟三人同住长兴里第,门列三戟,两国公门十六戟,一、三品门十二戟,荣耀无人可比。(根据唐制,三品以上官员可以门前立“戟”,以示尊贵。)
 
李岘,李祎三子,乐善下士,长于吏治。宽政惠民,爱民如子,勤政廉洁,为百姓办了很多的实事,深受万民拥戴。所到之处,政绩都非常突出。但是,因与宰相杨国忠相左,杨国忠对李岘深恶痛绝。天宝十三年,当时李岘任京兆府尹(就是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长安连着下了六十多天的雨,杨国忠便把雨灾归咎到京兆尹李岘头上,把他贬为长沙郡太守。李岘在任时,由于治理有方,宽政惠民,粮价低而稳,深得人心。李岘走后,京城的粮食价格飞涨,百姓们都说:“欲粟贱,追李岘”,就是说要想使长安粮食价格低廉,最好是把李岘追回来。仅仅这六个字,就足以见得李岘的人品、才能和政绩。安史之乱后,李岘又回到京城做官。乾元二年, 拜李岘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做了宰相,当时的宰相还有吕諲、李揆等人,但李岘名望最高,所以军国大事,诸公莫敢言,都由李岘决断。但此时,宦官李辅国乱政,残害忠良。李岘直言上书弹劾李辅国专权乱政,肃宗半信半疑,只下令制敕归中书省管,李辅国因此与他结怨。后来,李岘又因为直言上书得罪了肃宗,在李辅国的教唆下,肃宗把他贬为蜀州刺史。唐代宗即位以后,李岘又回京做了礼部尚书,兼宗正卿。不久,拜为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再次为相。永泰二年七月病死,时年五十八。宣宗年间,诏令上临烟阁。妻,独孤氏。
 
李祗,李琨次子,李恪之孙,嗣吴王,做东平太守。安史之乱,河南、陈留、荥阳、灵昌等地相继失守。李祗在当地招募士兵,抗击反贼。这一义举得到了玄宗的大力赞扬和支持。李祗后来在朝廷历任太仆、宗正卿,并好结交文人墨客,与李白也有交情。 
 
  李巘,李祗次子,李恪曾孙。李祗死后,李巘哥哥李岵有罪,李巘由是袭爵。官至宗正卿,检校刑部尚书。死后,加封太子少保。李巘性介直,常常当面指责他人的过错。历官清白,住的房子竟然都不能避风雨。但他还收恤家贫的甥侄,慈爱过人,家里也没什么积蓄,死后还是亲戚朋友们凑钱给他下的葬。有子,李宙袭爵。
 
李恪四女信安县主,李恪获罪后幽居桂苑,陪奉献陵。武则天时嫁元思忠,生两子,死于开元四年。
 
九、历史评价
(一)正史评价
《旧唐书.太宗诸子列传》:史臣曰:太宗诸子,吴王恪、濮王泰最贤。皆以才高辩悟,为长孙无忌忌嫉,离间父子,遽为豺狼,而无忌破家,非阴祸之报欤?
《旧唐书.太祖、代祖诸子列传》:无忌、遂良衔不协之素,致千载之冤。永徽中,无忌、遂良忠而获罪,人皆哀之。殊不知诬陷刘洎、吴王恪于前,枉害道宗于后,天网不漏,不得其死也宜哉!
《新唐书.长孙无忌列传》:噫,使长孙不逐江夏、害吴王,褚不谮死刘洎,其盛德可少訾乎!
《大唐故朗陵郡王墓志铭并序》:昔吴王帝之爱子,朝望攸归,虽魏武怜才,方之多愧,汉皇许善,对我何阶。然优宠特殊,各萌斯构。谗人发于左戚,妖迭兆于中台。桂折小山,兰枯长圾。
《李恪第四女信安县主墓志铭》:(缺两字)睿族,肇迹于殷时,凤翥龙兴,克昌于明代。远则垂芳万古,近则启圣千龄。国史为祥,斯可略而称也。昔文帝升遐之后,高宗践位之初,吴王以英杰亲贤,酒(久)为权臣所疾,谗言罔极,非命而薨。
 
(二)先贤议论
(唐)李世民:“吴王恪英果类我。”
(近代)毛泽东:“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听长孙无忌之言,可谓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北宋)张唐英:“既立高宗而复欲立吴王恪,卒使以猜疑而被罗织之罪,皆太宗失于独断而致之也。噫夫人之生贵为天子之子,是天下之贵无以加之也。以建立之失不保性命,则与夫生于不贵之族,反得终天年者岂不远哉。无忌其后卒被流窜死于黔南,天下以为寃,然而亦疑其诬杀吴王恪之报应也。”
 
(宋)佚人:“长孙无忌以私忿逐江夏王,又以吴王恪人望髙有文武才,譛杀之。恪临终曰;“使社稷有灵,无忌当族灭。”禇遂良亦譛杀刘泊,后髙宗欲立武昭仪,无忌遂良固谏不从。无忌贬黥州,逼令自杀;遂良贬爱州,遂卒。嗟夫!古之君子,一为非义,虽有百善卒不为,令德之士。而天亦不以其所为百善,掩一非义,故卒不享令终之福,无忌遂良是也,岂不惜哉!”(唐史及影响录)。
 
(南宋)洪迈:“英明之君,见其子有材者,必爱而称之。……唐太宗以吴王恪英果类我,欲以代雉奴。其后如意为吕母所戕,恪为长孙无忌所害,钦陷张博之事,殆於不免。此三王行事无由表见。然孝惠之仁弱,几遭吕氏之覆宗;孝元之优柔不断,权移於阍寺,汉业遂衰;高宗之庸懦,受制凶后,为李氏祸尤惨。其不能继述固已灼然。高祖、宣帝、太宗盖本三子之材而言之,非专指其容貌也,可谓知子矣。”
 
(元)陈栎:“……宠泰嬖恪储位不决至欲引刀自刺而社稷之本几于动揺……”
(明)张燧:“长孙无忌、褚遂良之死,世咸悲之。余以为二子均有死道。夫吴王恪,太宗爱子也,太宗立高宗为太子,又欲立恪。无忌以举棋不定为讽,似矣。而其后也,竟以房遗爱狱诬构吴王,陷之重辟。刘洎,太宗直臣也,洎性疏致祸,理固应耳,而罪不至死。遂良诬以“伊霍”一语,必欲毙之,虽马周强诤不少解。夫此二子者,所谓太宗心膂臣也,一杀其爱子,一贻其主以杀直臣之名。由此观之,武氏之祸,犹为晚也。”
 
(明)丁耀亢:“无忌以内戚佐太宗有天下,称元勋焉。死于阴人之手,不亦枉乎?至其诬恪一事,足以感动天帝,而后知古来英雄之死,别有阴报,不必为之扼腕也。故曰:大舆多尘,君子有以慎其终矣。”
 
(清)龙炜:“唐武氏之乱,成于徐世绩“陛下家事“一言,而其原实由于长孙无忌之私其甥。当承乾之废,无忌等力赞晋王,太宗寻悔之,欲更立吴王恪。夫再易太子,诚非美事;然为宗社大计,又不得以常理论。雉奴懦恪类己,知子莫若父矣。无忌以恪非长孙氏出,力谏而止。高宗立,遂有聚?之耻。未几,而遂有?攘之祸。无忌早已不保其身,世亦一传而覆其宗。人臣一念之私,凶于尔国,害于尔家,可惧哉!”
 
(清)王夫之:“元景之长而有功,恪之至亲而贤,道宗之同姓而为元勋,使其存也,武氏尚未能以一妇人而制唐之命也。……太宗一言之失,问非其人,而不保其爱子,不永其宗祧。”
 

Copyright © 2017-2018 永修县磨刀李文化研究会 版权所有    赣ICP备17002900号.